一、院校简介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南京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属于社会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现设有社会学、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硕士点,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心理学硕士点,以及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全院现有全职教师46人,其中教授1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3人),副教授20人,讲师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3人,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为南京大学各院系之首:其中,43位博士中有16位分别毕业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及香港等海外著名大学,并有3位全职外籍教师。除了全职教师外,学院另有讲座教授、兼职教授、访问教授3人:拥有博士学位的专职科研人员4人。
在上述全职及兼职教师中,1人为国务院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担任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为教育部“海外教学名师”、1人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为南京大学特聘教授、1人为南京大学宜兴讲座教授、3人为“马工程”首席专家、5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
二、招生情况简析
1.招生计划、方向及报考条件
根据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南京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显示,南京大学应用心理专硕2024年计划招收50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定向培养招生方向: F1临床与心理咨询、F2用户体验心理、F3心理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
南京大学应用心理专硕接受同等学力人员报考。
2.2021年~2023年分数线及录取情况
三、考试科目及专业课参考书单
1.考试科目
(1)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2)复试科目:
综合心理学
(3)复试加试科目:
《社会心理学》第11版,戴维迈尔斯
《发展心理学》第三版,林崇德
2.专业课参考书单
3.真题分析
四、收费标准及奖助体系
1.学制及学费
南京大学应用心理专硕非全日制学制3年,学费为35000元/生。
线下上课,上课时间:周六日(跟着校历走)院校对于出勤管理较为严格!南大应用心理非全上课主要集中在研一研二上学期,三个方向的课程是有区别的
2.奖助体系
南京大学向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硕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提供助学金(0.6万元/年)以及学业奖学金(0.6-1.2万元/年);优秀硕士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2万元/人) 、学校及社会捐赠各种冠名奖学金。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助学金和奖学金。此外,学校设有校内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和多种创新项目资助。全日制研究生还可申请国家信用助学贷款。
五、复习建议
真题特点:
2023年南京大学应用心理专硕真题相较于2022年而言,在题量、题型及题型分值上都保持不变。但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普通心理学分值大幅下降,实验心理学分值大幅上升, 心理统计学分值也有所上升,心理测量学分值变化不大。
在各科目考查内容方面,普通心理学以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为主,在综合题部分会考查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如“如何才能克服遗忘,提高记忆效果”。心理统计学部分考查不同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等需要理解和识记的内容,同2022年真题一样没有考查到具体公式计算。心理测量学部分主要围绕重要知识点进行考查,如“效度”“斯坦福-比奈量表”等,但在综合题部分,也需要考生结合实例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如“结合实例阐述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在实验心理学方面,不仅考查了实验方法和技术原理、实验设计的流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内容, 更注重考查考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的整体构思能力和创新能力,该部分是整张试卷的难点所在。此外,2023年真题有个别知识点在历年考试中重复出现,如“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条件”“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的异同”。
复习建议:
根据对2023年南京大学应用心理专硕真题特点的分析,今年仍着重考查对各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建议考生在复习初期结合全科知识精讲视频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其次,建议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结合实际事例来加深理解的习惯,同时进行精细复述,形成自己独特的记忆技巧,以便于在考场上快速回忆和进行拓展。另外,考虑到实验题目分值占比提升和难度较大的情况,建议考生在复习中期加强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和突破,在学习之余可以扩展阅读经典的实验范式和心理学核心期刊中与当下社会热点相关的实验研究,如《心理学报》《心理与行为研究》等,对照其中的实验设计进行模仿练习,学习实验设计思路,并培养创新意识。在复习的冲刺阶段,建议考生好好使用历年真题以检验复习成果,肃清复习的盲点、疑点。此外,尽管今年同2022年一样没有考查到统计计算相关内容,但考生仍需全面复习,做到对各种统计方法的公式及其应用条件了然于心。